马来西亚美食盘点
娘惹菜
“娘惹”塬本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,尤其是指女性,尔后演变成泛指华人与马来人相融的文化,这也包含饮食在内,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,如甜酱猪蹄、煎猪肉片、竹笋炖猪肉等。
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,由椰浆、香兰叶、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,嚼头儿足着呢。
福建面
也称虾面,是由面和米线放在一起煮的,红彤彤的汤底,主要以虾壳、辣椒熬煮,还有蕹菜、虾等配料,鲜甜中带着微辣,让人无法抗拒。
云吞面
这是云吞面,照片里显示的是干捞的云吞面,还有一种的是汤面,里头最显着的是叉烧肉,现吃的云吞会放煮熟的云吞,打包回去的会放煎的云吞。
西刀鱼丸
西刀鱼丸就是指用西刀鱼肉做的鱼丸,纯手工打制而成的,吃起来口感相当的Q弹,弹到号称是往桌上轻轻一扔,它都能弹好几下。西刀鱼丸个头不大,看上去像是小小的糯米丸子,表面看起来很平滑,但是吃起来却有脆脆的口感,而且鱼香味非常鲜美,爽口弹牙,让人欲罢不能。在大马卖西刀鱼丸比较有名的店是“亚坤西刀鱼丸”,可以去尝一尝。椰浆饭
广受欢迎的马来风味早餐椰浆饭是一种既香又辣的饭食。其中,饭是以椰浆蒸煮而成,佐以咖喱鸡、牛肉或鱿鱼,以及黄瓜、炒江鱼仔以及叁巴辣椒酱,整齐地端放在香蕉叶片里,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。
NASI KANDAR
NASI KANDAR是广受欢迎的印度回教徒美食。NASI是马来文“饭”的意思,而KANDAR则是“扁担”的意思。这是一种饭食,伴以用香浓的咖喱汁煮的各种鸡、肉、鱼等菜肴。另外,和面做成小面团,而后做成各种煎饼,也是广受欢迎的印度美食。
烧鱼
其实就是烤鱼。扁扁的鱼,皮烤得很脆很香,肉质非常鲜嫩,最特别的是骨头也能吃。鱼骨头很粗,嚼上去有点脆。
沙爹
闻名的沙爹(SATAY)是将卤过的牛肉或鸡肉串成肉棒,然后在炭火上烧烤,佐以甜中带辣的花生酱汁,再配上黄瓜、洋葱和一种称为KETUPAT的马来饭团(裹上棕叶煮成的)一起食用。
马来西亚的葡萄牙美食
正如娘惹一样,居住在马六甲的葡萄牙后裔也拥有文明的美食传统。葡萄牙美食中许多佳肴和娘惹相似的草本调料和香料,然而也有其不同与独到之处。葡萄牙美食是以各种香料酱、捣碎的草本植物、柠檬草和冬葱等混合体呈现出来的独特风味。另外,在食物里添加了醋、酸橙汁、罗望子汁和酸性的果汁,如凤梨汁和杨桃汁,使得葡萄牙美食口味更加丰富。
煎蕊
煎蕊(Cendol),又译煎律、晶露,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的传统甜点,也流行于马来西亚、新加坡和泰国南部。先是迅速刨出一大碗冰霜,放上早已煮得透烂的长粒红豆、黑糖,再放一种混入绿豆粉制成的绿色米粉,它之所以会呈现出绿色,是用一种叫做“斑兰叶”的植物来染色的,这种天然的染色剂,最后一勺奶白的椰浆浇上来。
大马肉骨茶
不可错过。长期享誉东南亚的中式早茶,用茶叶、中药材和猪的排骨肉作为主料,配以盐、酱油、胡椒、味精等,在锅里烧煮多时,直到茶叶、药材之味深入排骨肉里,方可完成。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挺熟悉的,是骨肉兼饮茶的饮食方式,是去到马来西亚必吃的,最经典是配着油条吃。先喝一口汤,之后把油条浸入,再喝一口混合油条香味的汤汁,然后夹块排骨,蘸着酱油辣椒调料送进口中,最后喝一口茶,滋味妙不可言。
咖喱叻沙Asam Laksa
Laksha是叻沙的古印度文,他的背后文化比娘惹菜还要多元,叻沙是由华人、马来西亚人、娘惹人的三种族群文化一同交织的美食,虽然说叻沙又分为很多口味,但在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就是加了椰奶的咖哩叻沙,而虾、鸡丝、鸡蛋、豆芽是基本食材,咖哩叻沙中又因为加入特殊食材而被区分为娘惹、泰国、加东叻沙。有机会一定要去好好尝试一下吉隆坡、怡保、马六甲等地不同风味的咖喱叻沙。
扁担饭
扁担饭,听到这个名字你可能会觉得一定是属于当地华人的美食,但其实,这是印度回教徒的食物哦。以前印度小贩会担着扁担叫卖食物,扁担的一边挂的是米饭,另一边则是咖喱菜,然后卖的时候就将咖喱菜浇在米饭上吃。现在做法上已经更多样了,可以浇在饭上的咖喱菜种类非常的多,什么咖喱鱼头、咖喱虾、咖喱薯条之类,你能想到的他们基本都能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