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确焦虑类型
首先,同学们一定一定要记住,你不是一个人在考试。要学会在备考期间就保持冷静,争取把从容带进考场。
其实,考试焦虑只是一种心理状态,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种类型:
1.低级焦虑
考试前或考试时情绪出现些许波动,但仍然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复习上,这种状态下只要稍作调整,不要过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,就一定可以轻松化解。
2.严重焦虑
面对考试时有严重的恐慌心理,甚至伴随着一些生理反应。在考试前也许可以勉强控制,但是一旦进入考场,就会精神状态失衡。
分析原因
在了解完考试焦虑后,我们来仔细分析大家会有这种症状的原因:
1.害怕失败
尤其是对于对自我要求非常高的同学来说,是绝对难以容忍自己在考试中拿不到满意的成绩的。这种原本可以作为优点的心理,在面对考试时往往会因为控制不好而演变为焦虑和害怕。
2.不良的学习习惯
很多小伙伴并没有养成进行周期性复习的习惯,经常是拖到邮件提醒或者临近考试了才想到开始复习,总是处于无准备的临阵磨枪状态。
3.历史成绩不佳
原本十足的信心,在上一次甚至连续几次的考试中都发挥不好,而不断的减少,最终囤积太多而导致自己失去了信心。
4.潜在的焦虑问题
少数友友们平时就患有焦虑症和精神高度紧张的问题。在面对考试时被无限放大,演变成为考试焦虑。
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。这种超越,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,可谓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;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,可谓“不用扬鞭自奋蹄”;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,可谓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
克服焦虑
1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
在复习期间不要一直埋头闷在复习资料的海洋里,定期进行运动,保持充足的睡眠。
饮食拒绝过度的油腻和不健康,可以适当减少咖啡因和糖的摄入。
2.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
把学习方式固定为从点到面的体系,而不是单纯的“填鸭式”复习。
并且,我们不需要一个劲地盯着相似的知识点,避免产生思想疲劳,在长时间的学习后,一定要让自己放松放松。也可以为自己拟定考试时长,锻炼自己把控时间的能力。
3.心理暗示
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,在完成了既定的小目标后,告诉自己“你真的很棒啦!”
4.考试前的充分准备
反复确认考试的时间和考场(或者Teams的链接)。不要当天再慌张的去查看考试信息。
在考前要大致了解本次考试涵盖的知识点,格式,材料等,提前进行规划。对时间把握不好的小伙伴记得准备好手表!
5.考试过程中的计划
在打开试卷后不用急于动笔,可以先花两分钟总览一下考试的内容和试卷布局,简单算一下每一部分需要的时间。
可以从自己擅长的部分开始答题以此来建立信心和激发状态。在感到疲劳和紧张时,做一些深呼吸,或者让自己休息30秒。